原标题:纪实?天涯海角,再会有期:海南乐东黄流中学支教
「为爱远征,筑梦黄流」——远征社海南黄流暑假支教行
● 初见
在开营仪式中,黄流中学的瞿校长说「大楼已成,静待大师」,而我们,便在8月15日至24日这八天中,静静观察着未来的大师们。有遗憾,更有惊喜和感动。
黄流中学科技楼
认真听课的背影
● 课程
本次支教活动历时八天,分为两个阶段。我们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同学们以及华二黄中的老师一起为同学们带来了各类课程。
正在上课的志愿者老师
前四天是人文启蒙营的课程,我们的课堂涉及了历史、法律、英美文化、哲学、戏剧、中国古典诗词、文学文化常识等各个人文学科有关的领域。在课程中,同学们了解到各国立法起源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历史故事、诗词文学文化,也破除了对于心理学的一些误解,欣赏戏剧视频等等。
托腮思考的同学
在人文启蒙营中,志愿者们也力求将孩子们的视野拓得再宽一点、再远一点。药学系的李宁同学就在自己的历史课之余向同学们讲述了药剂方面的知识,在厚重的历史中加入了一些科技感。同学们的热情与反馈让志愿者们十分惊喜,在哲学课上,同学们对「人性善恶」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提出了「基本欲望」这一抽象的理论,令人叹服。
哲学课上的互动
后四天是思辨拓展营的课程,志愿者为同学们带来了辩论赛、社会热点话题讨论以及思维实验方面的内容。辩论赛中,同学们为是否应设立国产电影保护月争得面红耳赤,困境与悖论课程中的「电车难题」更是引发了同学们对人性的思考。在教学之余,我们也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狼人杀、谁是卧底等考验逻辑分析能力的游戏,让同学们能在游戏中进行复杂的推理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结营仪式上,思辨拓展营的同学代表说:「是思辨的辩论、话题讨论让我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了。」——为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一点点微小的改变,这是所有志愿者最欣慰的事情。
准备辩论的同学
结营发言的优秀学员!
●交流
除了讲台上的倾情奉献,志愿者们也非常珍惜与同学们度过的课余时间。
在晚上,我们将各自白天的课程内容压缩,开设公开课,向其他营的同学们普及相应的知识。人文启蒙营的心理学课程、思辨拓展营的系列课程受到了其他兴趣营同学们的热情反馈与喜爱。
班会课上被团团围住
交流-若有所思
班会课中,我们与同学们畅所欲言,向他们介绍了复旦大学的学习生活,自己在高中时面临的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竞赛经历,乃至未来大学以及专业的选择。「努力学习,走出黄流小镇,去往更好的大学、更大的城市去看看这个世界」,不仅是同学们眼中求知若渴的光芒的来源所在,也是志愿者们最真诚的希望和祝福。
●运动会
课堂之外,我们与其他学校的志愿者老师们共同举办了趣味运动会。
志愿者随机分入了学生小组中,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比赛。可以说,在几轮游戏过程中,每一位志愿者都真正地融入了自己带领的小队。为每一个附加的纪律分回归中小学的班干部状态;每次听完一个游戏的规则,就立刻碰头讨论最佳策略;赛后总结各抒己见,坦率真诚地反思比赛得失,更进一步地拉近了大学生志愿者们和同学们内心的距离。
运动会剪影
运动会上,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流汗,为了诱人的奖励奋斗。12人13脚、障碍跑接力、传递乒乓球等趣味运动项目,不仅让同学们走出了一室之内,活动了筋骨,更帮助他们与新同学增进了友谊,作为初升高的新生能够在新学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生活。即使志愿者们多是经历了数不胜数的「团建老油条」,但好像又在学弟学妹身上、热火朝天的比赛氛围中间感受到了神奇的凝聚力。
友谊干杯!
● 总结
盛夏的蝉鸣似乎有着特别的魔法,一切事物都飞快地到来、发生和流逝着。短短的8天,我们的努力尽管可能微弱,但希望支教为同学们带来的星星之火,倔强地成长到燎原之时。即使离开中学已有些时日,但那里淳朴诚挚的学生们、无私体贴的老师们,仍会触动我们内心的记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黄流中学,不说再见。
●志愿者感悟
刘磊:时光流逝,为期八天的夏令营支教活动随着结业仪式的闭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八天教与学,八天思与行,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其说是支教,不如说是实践,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学习。八天的时光,笑脸、目光、身影、汗水……每一样,都将住在我们心间,并将以另一种方式存续。
王涵祺:就像一句电影台词说的那样「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很有幸在本次夏令营中,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获得了这一份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远方的向往,对于一切的真实。
志愿者们倾情奉献的课程
撰文?张俊悦 周宁
摄影?周宁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sohu.com/a/337709515_99901994